在了他舒适的虎皮宝座上,查探情报。 这些时日,李元庆虽不曾对整个大势动手脚,但其中关节,他却一直在密切关注。 已经就快要到这最关键的临界点,李元庆可以推脱,可以隐匿,但又怎可能真正的置身事外呢? 前面几封情报,都是京师、辽西、辽东的琐碎事务,价值都不算是太大。 无非是袁督师对东江的经济制裁,已经引发了激烈的骂战,双方已经开始闹到了崇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