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 关注及反应(5 / 17)

明初中时,邸报由各省派驻京城的提塘官抄录,然后传送回各剩几乎每个府州,每年都需要抄报银近百两,以专雇在京抄报人的支出,还有驿卒的送报费支出。

也确实,邸报抄报的传递速度总是快过正式的公文运转。如海瑞尚未接获调令,却先从邸报上得知了将换一个岗位的消息。当然了,由于通政司负责传抄邸报内容的官员们受到严格的控制,没有自行采写新闻与评论的权利,而且由于朝廷控制邸报的严厉,禁止抄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