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苏家如今也算人丁兴旺。 方知味还是老样子,不过门上的匾额和隔断上的诗,如今可成了招牌,路过眉山的士子,即使穷得进不去,也是要来门口观摩观摩的。 制策三等,国朝探花,苏轼和苏油的笔迹,看看沾沾文气也好。 苏油还不忘给大侄儿贴标签,盯着匾额:“其实我觉得大苏的字和他的人一样,心宽体胖,蛤蟆一般。” 程文应笑道:“巧了,九江那边有个生意伙伴,叫李常,去年带着他侄